七夕节的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夕节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夕节的随笔1轻柔的圆舞曲在CD机幽蓝的指灯上跳跃着,和着节怕,她轻轻的转动着手心里的玻璃杯,红色的液体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旋转出一个特别的日子,一声特别的祝福。她的嘴角微微的向上牵动着,一下,两下,笑容里藏满了幸福。
是谁?偷走了她心底的幸福?让她的笑容在刹那之间凝固?“真的很对不起”。一声歉意带走了她所有的快乐,他走了,留给她的只是记忆里的一个洒脱的背影。
羞答答的玫瑰在今夜一开再开,抬眼望星空,喜鹊在搭桥,牛郎和织女相依相偎,一年只有的一天胜过了天长地久。一片相思遥寄银河,亲爱的,你在哪里?你还是我的情人么?
她喃喃呓语,月亮沉默着洒下柔和的光芒,在地面上投影出一个圆。她穿上孤单的红舞鞋,踮起脚尖在地面上画出一个影子,一个风流倜傥的影子,一个他的影子,一个让她挥之不去的影子。
七夕,画一个影子做情人。踏着朦胧的月色与影共舞,在流苏般的音乐声中变换着舞姿,如一幅流动的画,风情万种;如一首抒情的诗,柔情似水;如一曲心灵的歌,委婉动听。七夕情人节,她不再孤独。
七夕,画一个影子做情人。采摘一朵玫瑰握于手中,亦如从影中的他手里接过,夜风吹来,花香弥漫,沁入心扉,四目交汇,彼此相拥,暖和了曾经渐渐流失的温度,昔日思念的泪水在刹那间化为晶莹剔透的露珠,挂于片片花瓣,滋润着。玫瑰的嫣红,永不退色。七夕情人节,她不再寂寞。
七夕,画一个影子做情人。手举一杯香醇的美酒,道一声:亲爱的,情人节快乐!与影干杯,醉在温暖的心怀里,聆听热烈的心跳声,输给一个温柔的吻,享受着的不只是美酒的香醇,还有那溢出杯外的甜蜜与幸福。七夕情人节,她不再悲伤。
七夕,画一个影子做情人。过了十二点,影子消失了,无影无踪;玫瑰凋谢了,落红一地;玻璃杯碎了,血泪成河。七夕情人节,她是孤独的、寂寞的、悲伤的。
情到深处人难留,思飘远方便是痛,酒过之后方知醉,花开花谢终是空。
七夕节的随笔2“乞巧”,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阳下暴晒半天。中午时,每人将绣花针,或用新扫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动如云,或成雾形而巧妙者,认为是“乞得巧”。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卜巧”,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木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开始后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铜钱的有福,吃到木针的手巧,吃到红枣的早婚。
“斗巧”,女孩子们比赛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做巧芽汤,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做装饰品等等。谁的手艺好,谁就得巧。七夕前,预先备好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活动开始后,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即为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拜七姐,在福建、广东及东南亚一带时兴“七夕拜七姐”。这是旧时女儿家的大节日。尤其广东,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自汉代开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听私语,夜深人静,躺在葡萄架下、南瓜棚旁,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
编鹊桥,用麦秸编织或用彩纸剪辑成一座鹊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置放案头或贴在墙上。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用彩色线来穿针孔,能够一次顺利穿过即为得巧。
吃巧食,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称为巧食。作为七夕的应节食品,巧食包括瓜果和各式面点,各地风俗不一,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送健绳,江南江北都有七月七送健绳的风俗。传说喜鹊因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急需大量绳子,当初为这对情人说媒的老黄牛,想起民间在端午节给小孩手腕拴彩绳以求健康,取名“健绳”的风俗,就发动人们献绳。于是大家相约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绳扔到屋顶或窗台,让喜鹊衔去搭桥。
扎像求福,依照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星河灿烂之际,若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气,闪耀着五色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赐福。
七夕节的随笔3房间里没有开灯,我听见你逐渐靠近的脚步声。你从背后环住我,双手交叠在一起,头搭在我的肩头。我反握住你的手,回过头,亲吻你微微颤动的睫毛。你扳过我的肩膀,我们面对面的站着,勉强能看清你的轮廓。我伸手抚摸你的脸庞,像从前一样亲昵,可颤抖的指尖,像坚冰一般划过肌肤。
无边的黑暗撕扯着吞噬我的灵魂,寂静的空气中并没有半分温存。剩下的是利刃划破空气的声音,刺入肉体的声音,血汩汩流出的声音。却没有你惊诧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混着鲜血的吻。你牙面上绽开了绛色的花,流过齿缝,顺着嘴角缓缓淌下。这次,我看得很清楚,大片大片的红,触目惊心,像毒蛇信子一般,像秋日海棠一样,浸透了我最爱看你穿的那件白衬衫,仿佛你我的婚袍。你在我的怀中慢慢滑落,和我一样半跪的姿势;躯体逐渐褪去温度,指尖变得和我一样冰冷;血色从你的脸上消退,直到和我的唇一样苍白。
我们心有灵犀到,遇见死亡,都是一样。
七夕节的随笔4一钩弯月穿透云层,树梢轻轻托起她轻盈的身姿,与依稀的星辰依偎着,夜是如此恬静,没有一丝微风相送,感觉也是清清爽爽。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座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刘欢唱的这首老歌在耳边回荡,一副精致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回忆定格在童年,停格在阿娇的影子里,这也是七夕前的特别怀旧吗?我再举目望着夜空中那一轮弯月,嫦娥,玉兔还在紧紧依偎着吗?愿今夜静柔的月色伴着他们走过一程一水。
七夕即将来临,空间里友人们为七夕留墨婉诉,而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带孩子向广场走去,听着优美的旋律,不知不觉走入舞群里,几曲过后感觉有点累,便举头伸姿那一轮如钩般弯月早已躲进薄薄的云层,只留下暗红的轨迹。猛然间,向北面山的那一边天色灰暗电闪雷鸣,不会是有暴雨来临吧!我沉思着被一道巨光惊醒,难道是真的要下雨了吗?人们还在舞场里扭动着身躯,我豁然间悟出了一个谜,难道是天意,是在惊醒银河两端的牛郎与织女对望的目光吗?或许是提醒忙于现实奔波的牛郎,卸下心中的疲惫,装扮一下自己,过了今夜,织女会在鹊桥一端等你,久久等你。
……此处隐藏9016个字……不清了。但我知道,那天,听完故事我又看了一次星空。但表姑讲了好长的一段时间,牛郎织女会面的时间已经过了。那天,我仰望着星空,满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好美。
又是七年后的七夕夜,同样的七夕夜,可我却看不到满天都是小星星的七夕的星空了。只是偶尔有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只剩这么几颗星星,不过是为星空多加了几分凄凉的景色罢了。
我好想再看一次满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可是,现在污染严重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啊!那片充满了小星星的星空啊!你好美,啊!七年前的七夕夜啊!你真美。
望梦中能见到你,七夕夜。
七夕节的随笔14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乞巧节,也是传说的牛郎织女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国人把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
“乞巧节”源自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旧时少女通过展示心灵手巧、向织女七姐祈求幸福的美丽日子,又名“七姐诞”。由于织女才艺高超、心灵手巧,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向她祈求智慧、灵巧和美满幸福,于是就有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习俗,并发展为乞巧节。“乞巧”文化是一种憧憬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文化,通过运用手边的各种材料,构思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手工艺术品,以表达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企盼,同时彰显出中国妇女的聪明智慧。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苍穹之上新月如眉,繁星闪耀,由王母娘娘的银簪子划出的那道茫茫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遥遥相望,那便是牛郎和织女千年深情万年期盼的眼神。七夕节,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是可喜还是可悲?银河浩瀚,天宇茫茫,是惧怕还是反抗?多么浪漫的古代传说,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剂,少了它,生活将会变得非常不完整。虽然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圆满的结局,但至少两人可以一年见面一次。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在这七夕之日,重温一下牛郎织女这个小时候就知道的故事,也别有一番趣味。只是现在来看,会比小时候读出许多不一样的味道。我们知道了爱情的可贵,知道了坚守的价值,也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一首经典的《鹊桥仙》,把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神话故事演绎得婉约涵韵,余味隽永,千古流芳。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借七夕抒写爱情,有多少痴情的人儿倾其一生只为守候那份曾经植入骨髓的爱恋。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可银河岸还是隔开了天上人间真爱的相守。或许只有经历了悲欢离合,才能成就经典佳话。红尘里的爱不是童话,更不是小说,那些曾经纯净的爱之花,往往是在接触到俗世的阳光风雨后,便间或凋零枯萎。任一片又一片的花瓣悄然飘落,落地成泥。而那些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铭心刻骨,也便会戛然而止,从此隐匿尘封于心灵最深处。岁月的长风啊如何能诠释人间真情的浪漫唯美?如何能解说世人总会在爱的路上聚散两依依?究竟会有多少曾经的爱恨情愁留存于心底?究竟要有多深的缘分才能相伴走到夕阳西下?
每当我们提到2月14日情人节,自然就会想到玫瑰花、巧克力这些标志性的礼物,这跟情人节的来源和本身的节日内涵有关。可说到“七夕节”,似乎就想不到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礼品。东方风情被完全“淹没”在西方浪漫中,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
其实,七夕节有许多风情值得发扬广大。据桂林民俗学家姚古介绍,七夕节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七月初七的前一夜,女孩子们就围坐在一起,像摆展览一样,把平常各人做的针线活统统摆出来展示:香包、手巾、围兜、鞋子……评比哪个的针线活做得最纤巧仔细,富有创意。同时还要进行“穿针引线”比赛,手拿七根绣花针,七根彩丝线来穿针,看哪个最先穿起来,那她就算“乞”到“巧”了。另外,七夕节里吃的也很讲究。以前桂林人会在七夕节吃蕉叶粑,寓意是“如胶似漆”,还要吃蓑衣蛋,寓意“风雨同舟”,吃糖果要吃云片糕,有“纤云弄巧”之意。这些传统的七夕节内容,远远超出西方情人节的玫瑰花、巧克力这些标志性的礼物。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老的东西不一定每一件都会保留下来,推陈出新无可厚非。但如果传统节日只剩下一个响亮的名号,而没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内容,这绝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不过无论如何发展,作为传统佳节,“七夕节”首先需要做到回归。节日都是本土化的,非本土化的节日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挖掘、发扬传统七夕节包涵的文化和价值,才是我们过七夕节的实质所在。
七夕节的随笔15早上,打开电脑,信息接踵而来,又到七夕了。
我也想念网络里的好友,太多,不能一一祝福,只在心里默默祝福,祝大家都好。能做到的,仅此,而己。
捧一本三毛的书,反复的读着。读得心隐隐的疼了,落泪。一直喜欢三毛超过张爱玲,从心里懂得三毛这样的女子,一头如藻的长发,一个温暖的荷西。
上学时便爱上荷西,想像三毛那样找一个如荷西样爱自己的人,可以陪他流浪,也可以与他仗剑走天涯。
想起三毛死的那样绝决,心便痛得流出了血。是太痛苦了?还是活得太过于清醒?在我狂热爱她的时候她便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世界的尽头,不死的,是这一本本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今日七夕,向天堂里的三毛问声好,向着天堂的方向挥挥手,大声的说“嗨!你好吗!”
在空间说说上写下一段文字,不喜欢七夕,不喜欢这个日子。因为今天,有孤单的朋友,因为今天,他或她注定了不会快乐。
我也小心冀冀的掩饰我的小快乐,太快乐了心里会有些许不安。很想没心没肺的活上几日,就几日便是得了便宜的活着。
三郎问我怎样庆祝,既是过节,当然与吃有联系。问这厮要去吃中餐还是西餐,他一脸坏笑的说“老婆,还是吃你做得吧!”小女儿欢呼雀跃,要吃炒胡萝卜,像蹦蹦一样爱吃萝卜。我问她谁是蹦蹦,她说,妈妈好笨,是熊大和熊二的好朋友。
我摇头长叹一声,我这命啊,人家过节有花有浪漫,我却在厨房里叮叮咚咚奏着俗事烟火。
取出精美餐具,仔细装好入盘。嘱咐女儿小心用餐别打碎妈妈心爱的杯碟,三郎笑我,成了个唠叨琐碎的女子。
是有些唠叨了,看不得这世上太多的悲欢离合。想起少年时的壮志与梦想,离现在愈来愈远。
此时,已万家灯火。一杯红酒不觉已喝完,念起远方的母亲。跑去电话前说句“妈妈,好想你!”不善表达,泪已婆娑。母亲在那头碎碎念道“你们好好吃饭,我不想你!”听见,母亲在电话的那头,低泣。
带着想念,再饮一杯时,已醉。好在父母有自主的时间和自主的银两,惟愿母亲身体好些,能完成和父亲周游世界的梦想。三郎说母亲才是文艺老青年,我的文艺看来是随了她。
跟三郎说好想去放一盏孔明灯,让它把我的思念与祝福带到每个人的梦里。天上,人间,花好月圆;今夕,何夕,七夕快乐!
今夜,无花无梦,今夜,有酒相陪。每一场的酒醉,都有一场繁华落尽,每—场的酒醉,都有一场尘埃落定。
三毛说“过份为己,是为自私自利,完全舍我,也是虐待了一个生灵—自己。”从此以后,我想,好好爱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