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

时间:2024-07-02 08:23:24
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

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大学生正值青年早期阶段,是性机能成熟与性意识觉醒而引起心理上微妙变化时期,高等学校是青年人相对集中的地方,男女交往有较为宽松的环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朝夕相处,交往密切,异性之间容易产生感情,现在分享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

  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1

一、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

因为爱情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从艰辛的高中步入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

但是,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困扰。

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业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爱情最重要的表现是一个人对爱人无所不尽其心。子曰:爱之,能勿劳乎(爱他/她,能不为他/她操劳吗?)?爱情会给恋爱的双方带来心理的变化。首先是理想化,热恋中的两人会忽略对方的缺点,而夸大对方的优点。理想化可以促使双方相信自己是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其次是忍受痛苦。即使被喜欢的人拒绝,这个人也会通过忍受痛苦的方式来使毫无回报的行为正当化。第三是幻想。恋爱中的人会对未来抱有某种幻想,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另外,爱情也会使一个人高度敏感,特别是对对方的行为产生情绪化反应。这不仅带来不安全感,但也伴随着满足感。通过以上特征可以判定爱情的质量。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应将重心放在学习上,以学习为主,尽量不要谈恋爱。没错,大学生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增加阅读量与知识储备量以及提高人文内涵。尽管有部分学生谈恋爱影响了学业有的甚至荒废了学业,部分学生没有协调好没有掌控好时间的分配,可并不能否认谈恋爱的作用。

大学四年的生活虽说是丰富多彩,可很多时候也是孤独寂寞的,对于这一点上过大学的朋友会明白的。这时谈恋爱可以减少孤独丰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换位思考与关爱他人、掌握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与素质恰恰是走上工作岗位上的需要。因此我们应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大学生恋爱。

  

二、大学生恋爱的利

1、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性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

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所谓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即为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而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

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可是但是本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点关键都可以充分的锻炼,因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动物。

谈恋爱之时呢?谈恋爱就必须得讨好女孩子,所以说,谈恋爱可以开阔思维。

2、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3、恋爱的练爱作用

感情是双方面的,连上帝都不可能单手拍掌,谈恋爱,首先就是一个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起码经历过了,因为,谈恋爱绝对能对人进行锻炼。

4、满足生理需求

从生理角度来说,谈恋爱确实可以缓解大学生某方面的需求,这是很明显存在的一点,所以不多进行论述。

5、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而却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对生活环境改变的不适等等因素,促进了大学生恋爱这种现象的发展,“找到另一半”也的确对在生活、学习上有着互相帮助并助于减缓过渡期的不适。

6、有助于促进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心理、生理的逐渐成熟,大学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如何正确地驾驭爱情并且将其转化成人生发展进步的动力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正视的问题。

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大学生中自尊、自爱、自强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与文明举止,并明确人生的志向与奋斗目标,用理性地思维方式驾驭自我,在以学业为重的同时,学习以人相处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恋爱观.

三、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1、容易迷失自我

过分的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一名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间手机响了,然后就不顾正在上课匆忙的和老师请假要求离校。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须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名男生已经沉溺于恋爱之中而荒废了学业了。

2、经济危机

和女朋友一起,总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谈恋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须的。正所谓谈感情伤钱,要知道你还是学生,你还没有收入,你的学费都是父母亲提供的。你在大学里读书承载着父母的对你的巨大期望,你应该将这种期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如果你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谈恋爱上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3、与周围朋友有一定的疏远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

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 ……此处隐藏2537个字……爱好奇心理一直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而成熟,从性认知的好奇开始到爱的追求,构成了大学生恋爱的动力功能。然而长期以来,性爱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统,增强了恋爱问题的神秘感。好奇源于神秘,而且与从众心理联系在一起。

大学生群落中弥漫性的性爱信息刺激一些未涉及恋爱领域的同学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理不断累积,最终触发了恋爱体验动机。这种累积反射在心理上就是人云亦云,人做亦试。“积极”探究、盲目接受、盲目模仿是当前大学生恋爱好奇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

据调查,大学生在性知识的获取方式上,由他人主动传授的只占9.5%,而半数以上(51.6%)则是在无意中接收非系统化的传输。(王平等:《525名医科大学生性 行为调查分析》,《性学》,1997年9月)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的盲目“探索”,往往容易造成大学生出现性爱失误或性罪错。

2、性爱焦虑心理。

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源于对待性爱问题深刻的矛盾心情和冲突心理。据了解,66.6%的男大学生和77.7%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性爱焦虑。

(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理性爱生理成熟与心理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不知该如何对待情爱发展与尚未经济独立、求学成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苦恼、烦躁不安、厌恶感和紧张感。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的主要引发因素是

(1)性意识的困扰,即对性意念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烦恼。许多同学因性知识缺乏,性教育不当,而将性意识表现与觉醒,如性幻想、手淫等看作罪恶,产生严重的“自我道德谴责”,越想让自己不去想这些问题,结果适得其反,陷入痛苦的不安之中。有的同学因以第二性征为重点的体象状态不如己意,希望改变,又不遂人意,很难将它改变时,就出现了深刻的焦虑与烦恼。

(2)陷入婚恋认识误区。有的同学曾经有过性伤害或性过失,而在心灵上留下较深的烙印,而当再次面临情爱问题时,由于调适能力差,他们既渴望通过某种形式的爱去战胜自己的孤独感,又担心自身“不洁”而失败,处于困惑的极度压抑之中,在婚恋观上形成种种焦虑的自我否定评价。

(3)面临情感问题的困难选择。在恋爱动机和需要、理想与现实“两极”选择的情景下,他们不知如何才能做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而思虑万千、顾虑重重。如有的同学因没有异性朋友,无人赏识而产生心理压力,但又担心恋爱影响学业,学校家庭不能认可而焦虑不安。

需要指出的是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性爱焦虑心理,但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病理性的。有的焦虑随着时间推移与认知提高而自动消失或转移。

有的焦虑在一定的家庭、社会、教育管理者等引导下也能得到自控与转移,对大学生身心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比较严重和持久的焦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往往是深刻的,应细微观察、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心理治疗。

3、恋爱对抗心理。

表现为“明知故犯”的逆反行为。他们以“叛逆性 行为”、对立态度来作为表达与众不同的恋爱个性特征。一般都认为,恋爱对抗心理与以前生活中的不良经历有关,也与现实中限制与管教过死、过严有关。

它往往与个人的惭愧和失望同时迸发。有的同学在幼年时期因父母离异或遭受性伤害等挫折而留下了破坏性的反应,成年后,对婚姻、性爱抱有强烈的抵触、怀疑情绪,往往以畸形的性爱审美对待恋爱问题,以对立的态度处理恋爱问题,坚持一种悲剧意义,包括玩弄感情等。

这种心理定势,常常以丧失自我作为代价。他们通过回避和歪曲现实使自己得到解脱又以防御性的反应将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进行歪曲,以保持自我的完整。对抗心理往往起始于人际关系障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成过程。因恋爱问题出走、自杀等非常方式,是恋爱对抗心理的集中表现。进行心理疏导和转移是解决恋爱对抗心理的有效途径。

4、性爱中的自卑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A.Euis(1962)的ABC理论认为:一些负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卑等都是个体对事物的某些不合理的观念造成的。大学生性爱自卑心理是大学生自我性爱意识发展障碍和自我情爱能力评价不当的结果。一种是恋爱挫折归因不当。如因失恋、单相思,或男女交往受阻等而怀疑自己的性爱能力;

另一种是自我评价不当,许多同学因自己的体象特征、经济状况、家庭地位不如人意,造成了情爱品质评价过低,形成了消极的恋爱心理定势。性爱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心理有重要的影响:

(1)产生孤独和压抑的情感体验。一方面,他们往往对自己很敏感,既希望谈论恋爱问题,又常常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而产生心理负性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把自己禁锢起来,孤芳自赏,通过回避与异性交往的方法(特别是女生)来掩饰自己的不足,形成闭锁性的'性格。长期如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人格发展与身心健康。

(2)发展为爱情虚荣心理。他们以滥交异性朋友炫耀自己为目的,把爱情理想与现实对象割裂开来,通过泛谈恋爱在同性或异性面前达到肯定自我的目的,以此来掩饰性爱方面的自卑心理。不少同学因“怕被人瞧不起而谈恋爱”,在婚恋观上“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表现出强烈的爱情虚荣心理。

(3)通过补偿得到升华。性爱自卑心理产生的积极的一面是有的同学通过有条理的努力,从其他方面取得成就,得到心理补偿,从而导致对爱情优越感的追求。如有的同学因自己的相貌问题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但在学业成绩、文体方面颇有成就,从而赢得异性的认同与赞美,以此来对抗自卑感,使自卑心理得到某种程度补偿和升华。

性爱自卑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负性心理状态,有的同学调适不当,则进一步演化为妒嫉、报复、侵害等心理行为。因恋爱自卑心理而产生对生活的绝望态度虽在少数,但消极影响力不可小视。因此,如何疏导、调适是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关键。

大学生情爱心理过程,与其成才过程的可塑性一样,呈柔性与多变状态。某一个时期,可能一种心理占主导,而随着身心条件的变化,另一种心理形态又会上升为主要矛盾。好奇心理、焦虑心理、对抗心理、自卑心理以及明智心态可能交织在一起,交替出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好奇心理是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基础,一般伴随着大学生恋爱认知与行为的全过程。

而源于对自身社会存在价值的不确认性,以及非婚关系的情爱体验,恋爱的自卑心理则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大学生心中,即使再优越者也有不如己意之处。而对抗与焦虑也经常同时出现于一个人身上。因此,如果孤立地看待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形态,势必难以掌握、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进程,更何况,大学生恋爱心理有着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影响维度。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维度

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婚恋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性的发育与成熟是大学生恋爱发生的生理基础维度;主体心理发展到恋爱期是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维度;而大学校园内提供的有利的男女交往环境,较为开放的性爱文化气氛,以及伦理道德规范则是大学生恋爱的社会促动与约定维度。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约定着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

《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